在新泰,人们都知道柴汶河是新泰人的母亲河。人们说这条柴汶河是新泰文明的摇篮,她自东向西不知道流淌了多少年,给新泰人带来了文明,带来了富裕。可是,大凡新泰人或到过新泰的人都知道,这柴汶河不像一般的河流那样“天下河流向东淌”,而是柴汶河水像西流。关于这,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地上的水很多很多,不但黄河里的水年年泛滥成灾,就连徂徕山、莲花山,南面的沂蒙山相隔,柴汶河一带就像一个盛水的大瓮一样,水只能往里流不能往外淌,就连住在徂徕山上的人要想来往也得坐船,很不方便,人们吃够了水灾的苦头。这时候,人们就推举大禹作为首领,带领普天下的人们治水。大禹一心一意的带领人们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有一年,大禹治水来到了这里。大禹东察西看,看到了徂徕山前的大片土地淹在水里,感到非常可惜。怎么办呢?大禹治水自有大禹的做法,他不像自己的父亲鲧那样只是堵,而是善于疏导。那这新泰一带的水要向东疏导不行,东面地势太高。于是,大禹就带领人们反复测量,在大瓮河西南方向的一座山上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让瓮河水流到了海里。水干以后,大禹又实地勘察,规划农田、水道,在徂徕山前横划出了一条河,既能排水又能灌溉,这条河就是我们今天的柴汶河。当然一开始,人们都认为新泰有水的地方像个大瓮,现在有条河把水引出去,那这河就叫瓮河,后来传来传去叫成了汶河。有了柴汶河以后,人们就在柴汶河两岸开垦种地,种植作物,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人们为了世代纪念大禹这位开凿柴汶河为人民造福的英雄,世世代代传颂着他的功绩,还把他当年勘察河道时住过的地方取名叫禹村。

(本文由孙立柱先生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