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就医通道,享受免费体检,俺感到很光荣、很幸福!”10月24日,山东省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为10余名立功官兵的父母进行健康体检。一等功臣李睿的父亲李德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新泰市着力打造“红色新泰 功臣之乡”拥军品牌,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推出多项扎实有效的拥军优属举措,并对立功官兵及其家属给予更多关爱和优待。

新泰市地处泰沂山脉,是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之一,革命战争年代曾有29万群众拥军支前,素有崇军尚武传统。自1991年以来,该市连续8次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

据统计,新泰市自2020年以来共收到立功喜报1255张,其中2人荣立一等功,17人荣立二等功,482人次荣立三等功,754人次被评为“四有”优秀个人,形成新泰籍现役官兵“功臣群体”。

“官兵成长成才离不开部队的培养和锻造,也离不开家乡的关怀和激励。”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宋鸿鹏表示,“厚植尊崇沃土,荣誉之花会绽放得更绚丽。我们要发扬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立起厚待功臣模范的鲜明导向,切实让功臣模范感受到组织关爱、社会尊崇,引导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营、建功军营、扎根军营。”

“还清助学贷款是林雨生前挂念的事,我们必须帮他兑现承诺!”2022年10月10日,烈士李林雨的父母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教体局窗口,替儿子偿还助学贷款。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刻向上级报告。

“李林雨是我们家乡的英雄。他的身后事,必须办好办到位。”市委、市政府领导当即作出减免指示。第二天,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专程到烈士家中办理贷款减免手续。

陆军某旅中士房浩在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该市依据政策有力落实烈士亲属优待事宜,将房浩的妹妹安置到事业单位上班,儿子安排到全市最好的小学就读,并为烈士父母协调解决购房款事宜。

翟镇汶河北村,陆军某部技师、二等功臣李瑞成为乡亲们的骄傲:他的爷爷李传涛当年参加过解放战争,多次荣立战功,后荣获三级解放勋章;他的叔叔李乐服役的某部先后寄来两张三等功喜报,与李瑞的二等功喜报一起悬挂在李家厅堂。

“像这样两代人以上参军立功的‘功臣之家’在我市至少有109户。”新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表示,“军人为国家而战,视荣誉重于生命。尊崇军人,必将激发斗志、振奋军心。新泰籍现役官兵‘功臣群体’现象,体现的不仅是对功臣英模的厚待,更是对所有军人军属的尊崇。”

2020年以来,该市接收安置的转业军官全部落实公务员岗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事业单位安置比例提高至80%,协调解决127名随军家属就业问题,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提高80%。该市军人子女入学不限学区、不限户籍,按意愿优先,在全省率先将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军人子女纳入教育优待范围。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永斌介绍,近年来,在党政机关的大力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拥军行列,推动拥军活动向深处走、往实里落,凝聚起更加广泛的拥军支前力量。

他们建立7个市级拥军志愿服务工作基地,打造186个村镇拥军志愿服务站点,常态化提供法律援助、创业就业帮扶等6大项58类志愿服务项目,先后策划11个拥军公益项目,开展“我替烈士看爹娘”“为困难老兵送温暖”等活动2000余次,开展社区、乡村拥军服务活动107场次。

滨湖新区天枢公园是该市著名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该市依托天枢公园打造国防双拥主题公园,近百米长的功臣榜引人注目,展示该市501名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官兵照片和事迹。

某部新兵连战士刘常春曾在役前教育中参观功臣榜,入伍后一直表现良好。前不久,人武部工作人员到部队回访,鼓励他早日传回捷报。他在记事本上写下:“爱在家乡,催我奋进。我要登上家乡功臣榜,为家乡增光添彩。”